綠資源與水資源


一、綠資源環境分析

(一)山坡綠幕--四獸山巿民森林
本區之東面及南側為南港山系的自然山林綠幕所包圍,並以綠手指的型態深入社區,構成生態骨幹。因鄰近信義計畫區,有數條俯瞰台北盆地的熱門登山健身休閒路線,包括位於三犁里的象山自然步道、六合里的拇指山步道、泰和里的糶米步道(圖3-2及3-3)。

(二) 綠島
1、公園綠地
計畫範圍內有中強、三犁、三張里、惠安、吳興公園、信義382號綠地、泰和公園、水土保持簡易公園等既有公園綠地,以及383號及403號兩處公園預定地。其中中強、三犁公園與惠安公園毗鄰山區具有較佳的生態條件,中強公園內正進行台北樹蛙的復育,未來象山捷運站使用後,公園使用將更加頻繁。吳興公園與382綠地是惠安里利用神大排周邊隙地闢建的公園綠地,居民使用率高且維護品質佳,403號綠地預定地位於聯勤訓練中心西北側山林地鄰近東大排。
2、學校
計畫範圍內有、信義國中、信義國小、吳興國小與浸信會神學院、松山工農、台北市第一兒童發展中心等學校機關。其中信義國中與吳興國小臨松仁路,校內綠資源豐富,兩所學校並已施作屋頂薄層綠化,具有示範性意義。松山工農位於社區與山坡保護區間,亦有綠屋頂之施作師生具技術專長,同時亦能對社區綠化提供協助。
3.公私有隙地綠化
本會長期協助區內多處公私有隙地進行綠化工作,其中以松仁路大鈺華城旁財政局及國有財產局閒置空地簡易綠化,位置與規模最為重要且具發展潛力,另神大排靠近吳興街600巷段,有社區百花園與社區藝術牆等由社區民眾參與綠美化之空間,這些隙地多與圳溝或社區主要道路相鄰,綠美化產生之景觀與休閒效益顯著,民眾亦主動參與認養維護。

(三) 綠道
莊敬路423巷以北屬信義計畫區,包括信義路五段、松勤路、松平路、松智路、松仁路等都種植有行道樹及較寬的人行道(部分並設有自行車專用道),且計畫區新建的建築大多留設開放空間綠地,交織成完整的綠色網絡系統。然莊敬路423巷以南地區則屬開發較早之住宅區,除莊敬路植有行道樹外,其他道路寬窄不一,多數缺乏行道樹種植腹地,造成道路綠化之困難度。

二、水資源環境分析

計畫範圍內主要有神大排、西大排、東大排三條由南緣山坡往北流經社區街廓之水路,多數圳溝上游並未加蓋,水質尚佳,極具生態條件:

(一)神大排
神大排近山,生態潛力佳,但現況部份水泥化的堤岸高出路面,切斷了人與水的接觸,在吳興街西側端景處,高出路面的護堤上又有違建,造成不良的道路端景。在吳興公園與382綠地段則已完成堤岸綠美化與隙地綠化,此段居民與水的關係較密切也較具有親水的條件,岸邊林木茂密,生態豐富;此段堤岸經歷數年逐次改造自然度夠,已有生態池、步道、綠帶、小廣場、公園等設施。

(二)西大排
西大排在信義路150巷至祥雲街,經水利處進行河川整治後,河岸有植生與砌石,可見魚類與蜻蜓穿梭,生態條件優於另外兩條,此段水岸旁增設木棧步道設施,可及性高,在山壁石頭下有間永安祠,水岸邊坡以砌石護岸為主,鄰近山邊自然林,上游沈砂池部份河道較寬廣且水量多;在聯勤兵工技術學校旁為以近自然工法施作之邊坡護岸,接近吳興街巷口則為人工加蓋處理的方式,將原有魯花樹移除後並未新植行道樹,居民行走其為炎熱,且若洪水暴漲,大水由上游沖刷而下,因西大排內圳底無生物隱蔽所,魚類、蝌蚪等會被沖到下水道後很難存活,經時間累積的生物資源也會喪失,非常可惜;西大排靠近飛宏象山國際聯誼中心段,水溝旁有海蝕岩壁,可以見證過去這一地區之原始地貌,且岩壁上有植物攀附自然景觀資源頗佳。

(三)東大排
東大排主要從聯勤兵工技術學校東側沿信義路五段150巷山邊到莊敬路423巷口,此段水道並未加蓋,上游緊鄰兵工技術學校旁之區段,因位於403號公園預定地範圍內,土地尚未徵收開發,尚保有自然的山林及大樹景觀,但堤岸高且完全水泥化,阻斷了水與山之連繫;兩棲類無法通行,沿兵工技術學校旁巷道亦有可連接至象山的自然步道;下游則流經密集的住宅區內,部份建築緊臨水岸而建,甚至有違章建築加蓋於水道上,使得景觀品質雜亂,水質也較差。

(四)中強公園內排水道
中強公園西側有一條貫穿全園的排水道,水道兩側為綠地草坪,沿岸綠樹成蔭;坡度緩和但水源不穩定,主要為公園及周邊山林的排水,水質良好但時而乾涸,可惜目前部份區段己加蓋形成步道,應設法加以恢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