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參與規劃設計工作坊



為推動吳興街-松仁路綠軸規劃設計方案,除了委託專業的規劃設計團隊之外,尚需要當地社區居民的參與及寶貴意見,為求環境改善能符合居民的期待與日後在維護管理上能得到居民的協助與配合,因此,舉辦四場社區工作坊,廣邀社區居民參加並以參與式規劃設計為主。希望藉此居民能盡情提供意見並指導規劃設計團隊之盲點,共同挖掘社區內各個具發展潛力或待改善之場所,期盼由此工作坊設計單位與社區居民能充分溝通,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以提升社區整體環境品質。



二、工作坊一:社區環境總體檢

時間:98年8月5日(星期三)晚上 7:00-8:30
地點:六合區民活動中心(松仁路240巷19號3樓) (全聯福利中心)
對象:三張、三犁、六合、惠安、泰和里居民。
器材:投影設備、計畫區基本圖、便條紙、各色圖釘、色筆、現況照片。
工作人員:財團法人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輔仁大學景觀設計所規劃團隊、華宏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活動內容:
1.優良案例簡介
開始由主持老師介紹國內外生態社區、綠色街道、社區參與發展之優良案例。(西雅圖的綠色街道Sea Street、波特蘭市的綠色街道、台北市芝山社區。)先讓與會居民對於優質的社區環境與民眾參與之重要性有所認識。
2.社區環境總體檢
#以分組討論方式進行,每組約5-8人,並指派一名工作人員作小組長,引導民眾並記錄活動內容與對話。
#每組發一份基本圖、便條紙、各色圖釘、色筆。
#由小組長引導組員進行討論與活動,(各色圖釘分別代表不同意義;例如綠色代表有發展潛之地點、紅色代表現行需改善之地點…等等。如A組員認為某路口之規劃需要改善,提出後經小組討論,並在基本圖的該路口上釘上紅色圖釘。

結果分析:
可步行性評估表 (Walkability Assessment) ,社區步行環境可以利用使用者(居民)評估方式瞭解步行條件。
如圖,綜合得分平均高於五分可以考慮步行遊覽,步行環境品質優良的社區總平均約7分。
統計結果 有效問卷共13分 ,松仁路的品質比吳興街較佳,幾乎所有現場參與的民眾都認為吳興街是有待改善的且不適合步行的。

民眾意見成果:
松仁路及吳興街缺乏綠蔭,人車分道才會安全。
吳興國小周邊無人行專用道,校園圍牆建議以綠籬方式處理,變電箱進校園。
信義路150巷之國防部土地應善加利用。
未來捷運象山站須有單車停車場或單車接駁站。
財政局及國有財產局閒置空間簡易綠地要有良好維護管理,未來希望變更為公園用地。
巴黎世家把原有的樹都砍掉了。
西大排整治段可惜沒有植樹,應設法補植。
莊敬路423巷8弄信義國中段,中學生上下課路徑,但是只單邊有人行道,加上車輛並排,學生上下課行走困難。
靈雲宮附近車輛違停動線差。
應將神學院圍牆打通,開放路權與社區民眾共享。



三、工作坊二:社區發展,你我做頭家

時間:98年8月12日(星期三)晚上 7:00-8:30
地點:六合區民活動中心(松仁路240巷19號3樓) (全聯福利中心)
對象:三張、三犁、六合、惠安、泰和里居民。
器材:投影設備、計畫區基本圖、便條紙、各色圖釘、色筆、規劃設計圖說方案。
財團法人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輔仁大學景觀設計所規劃團隊、華宏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活動內容:
主持老師依照前一次活動之討論結果由規劃單位擬訂各種方案並講述其構想與預期效益,以開放性的討論方式和與會人員進行溝通並由社區居民進行方案評選並提供寶貴意見,並由主持單位指派會議記錄,記錄居民的發言與意見。

2.民眾意見成果
透過社區工作坊,我們了解民眾對於社區環境的各種想像,對於植栽、設施物的喜好,整理如下:

A.空間
社區需要一個可以展演活動的空間,譬如吳興街可以局部封街辦活動。社區有手語歌、舞蹈、太極拳等社團活動。
舒適的人行道且提供休憩座椅的步行環境空間。
社區裡能有更多樹木林蔭或是能讓老人使用舒適且安全的休憩空間。
幼童能有安全的遊戲場。
學校周邊圍牆可以改善,以綠籬方式處理。
吳興街的商家前可考慮設置人行道或提供休憩的座椅。

B.植栽
參與民眾希望種植可開花或是具季節變化性的喬木。
以爬藤與蔓性植物點綴美化建物牆面。
在吳興街與松仁路路口的簡易綠地上可以種植樹型優美的開花喬木。
社區的陽台、窗台可以綠美化。
綠壁可以應用在松山托兒所或是松仁路的建物或騎樓柱上。

C.設施物
社區內可設置重要地標或學校的指標系統。
具有水塘或可親水的空間。
需要自行車停放空間。
需要有公共藝術或是具有藝術感的街道家俱,以提升社區環境的品質。



四、工作坊三:想像美綠社區

時間:98年8月19日(星期三)晚上 7:00-8:30
地點:六合區民活動中心(松仁路240巷19號3樓) (全聯福利中心)
對象:三張、三犁、六合、惠安、泰和里居民。
器材:投影設備、計畫區基本圖、便條紙、各色圖釘、色筆、規劃設計圖說方案。
工作人員:財團法人台北巿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所規劃團隊、華宏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活動內容:
1.活動一:綠軸規劃願景說明
先由規劃設計單位講述本案之規劃及設計構想,再請與會人員口頭提出想法及意見,並且由主持單位記錄活動過程。
2.活動二:社區環境總體檢
以分組討論方式進行,每組約5-8人,並指派一名工作人員作小
組長,引導民眾並記錄活動內容與對話。
每組發一份基本圖、便條紙、色筆。
由小組長引導組員進行討論與活動,在基本圖上繪出或寫出想要發展的構想。

工作坊流程:
1.講述本案初步規劃設計構想(ppt)。
2.行道樹選擇:選取心目中的喬木照片,或有其他想法請在其他欄位中寫出。
3.創造美綠社區:根據每一區之設計,討論其優缺點,並將意見謄寫在便條紙上,貼在其設計點上。優點用藍色大頭針釘貼;缺點則用紅色大頭針釘貼。

工作坊成果:
經過一連串活動與熱烈的參與討論,第三次工作坊從民眾得到之回饋歸納整理如下:
建議都市更新計劃可考慮在松仁吳興地區增設地下停車場,如此便可減少甚至取消吳興街的停車位。
吳興街可加強家戶綠美化,陽台部分可依2、3、4樓分植不同種類植栽,希望能創造豐富多樣又整齊劃一的視覺景觀。
綠牆設置後續之維護管理將由居民配合維護。
考量安全問題,吳興國小南側有設置通學步道的需要,希望能在現有劃設白線處加作實體的人行步道,以區隔車輛。
吳興接與松仁路交叉之簡易綠化三角地會有東曬問題,希望於松仁路上種植可遮陽之行道樹。
建議吳興街綠軸規劃往西延伸至神大排,讓整條吳興街有整體感。
吳興街步道鋪面材質希望考量生態及較永續之材質,如透水磚。
希望吳興街改善後能一併減少路面積水之狀況。
行道樹票選結果為:小葉欖仁→台灣欒樹→大花紫薇 (此為民眾票選之初步結果,行道樹之種類未來會在細設階段進行時視計畫範圍內基地環境條件及狀況稍作調整)。



五、工作坊四:共創美好願景

時間:98年8月26日(星期三)晚上 7:00-8:30
地點:六合區民活動中心(松仁路240巷19號3樓) (全聯福利中心)
對象:三張、三犁、六合、惠安、泰和里居民。
工作人員:財團法人台北巿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所規劃團隊、華宏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活動內容:經過先前三次工作坊的參與,里民對整個松仁吳興綠軸的計畫已有相當的了解及概念,本次工作坊的重點是希望藉由引導式的活動將居民心中最希望改造的地點指認出來俾作為後續規劃設計時之重要參考依據。

工作坊活動流程:
1.由規劃設計單位講述本案預期效益及重要性,並利用構想圖說及口頭解說方式表達設計構想。
2.依8-10人為單位分成小組,每個人發一張便條紙。
3.在自己的便條紙上寫上里名及姓名,接著寫下自己心目中松仁吳興地區能改善成為的願景(落實性越高越好)。
4.標明位置,貼在大圖正確位置上。
5.最後由大家選出一位想法最好的同仁,即能得到此次活動的特獎。

工作坊成果:
在設計團隊工作人員帶領之下,參與民眾紛紛將心中的想法天馬行空的寫在紙上並貼在希望落實的地區,後由各組工作人員將小組討論結果整理後公佈;經票選後選出最有創意的想法得到本次活動的特獎—組合式創意設計盆栽。

茲將本次工作坊所歸納民眾所指認出最希望優先執行之地點及改善建議簡述如後:
吳興街(自信義路5段150巷至神大排):希望能有舒適的步行及停留空間、妥善的規劃停車位、多增加喬木及與周邊自行車道的串聯。
松仁路(自吳興國小至保護區):增加喬木及多樣性植栽、周邊環境整頓、舒適的步行空間、改善違規停車及雜物佔用問題。
吳興國小通學步道希望能延伸至吳興街375巷,讓通學步道更完整。
信義國中南側人行道使用狀況之改善及松山托兒所立面綠化。

沒有留言: